| 
 
	一
	、
	降水量
	
		 
	2007
	年全省平均降水量
	
		455.6mm
	,比上年增加
	
		29.7mm
	,比多年平均值少
	
		76.2mm
	,属偏枯年份。
	 
			 
	(一)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2007
	年全省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太行山中部、燕山地区及冀东沿海平原降水量较多,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平原较少。多雨区降水量在
	
		600mm
	以上,少雨区降水量在
	
		400mm
	以下。
	
		 
	(二)降水量的时程分配
	
		 
	2007
	年全省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出现在
	6
	~
	9
	月,共降水
	
		342.0mm
	,占年降水量的
	70.0%
	,其中
	7
	月份降水量最大,为
	
		121.1mm
	,占年降水量的
	24.8%
	。
	1
	~
	4
	月及
	11
	月、
	12
	月降水依然较少,
	6
	个月共降水
	
		57.1mm
	,仅占年降水量的
	11.6%
	。
	3
	月、
	5
	月、
	9
	月及
	10
	月降水量分别为
	
			41.7
			 mm
	、
	
			49.3
			 mm
	、
	
			61.9
			 mm
	、
	
			40.4
			 mm
	,分别比常年偏多
	3.3
	倍、
	44.1
	%、
	30.6
	%、
	61.3
	%。
	
		 
	(三)分区降水量
	
		 
	各市年降水量以唐山市降水量
	
		597.2mm
	为最大,比全省平均多
	
		141.6mm
	;张家口市降水量
	
		356.7mm
	为最小,比全省平均少
	98.9mm
	。
	
		 
	二、
	 
	河川径流量
	
		 
	(一)
	 
	天然产水量丰枯情况
	
		 
	2007
	年全省降水量仍然偏枯,全省各河天然年产水量多属枯水或偏枯水,仅南运河水系各河、子牙河水系的泜河和沙河为平水。
	
		 
	(二)
	 
	实测来水量
	
		 
	2007
	年河北省各河实测来水量较少。各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以漳河观台站
	7.50
	亿
	m3
	为最大,滦河潘家口水库站
	5.59
	亿
	m3
	次之。实测年径流最小的是南洋河柴沟堡站为
	0.07
	亿
	m3
	。
	
		 
	三、
	平原区地下水动态
	
		 
	(一)浅层地下水
	
		 
	2007
	年
	12
	月底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
	
		15.70m
	。石家庄、邯郸和保定全部,邢台中西部,衡水西北部及中部,沧州西南部,廊坊北部,以及唐山中部,地下水埋深大于
	
		10.0m
	;保定中南部,石家庄、邯郸大部以及邢台宁晋泊~大陆泽以西全淡水区,地下水埋深超过
	
		20.0m
	。廊坊南部及沧州东部,唐山及秦皇岛大部地下水埋深小于
	
		5.0m
	;其它区域地下水埋深在
	5.0
	~
	
		10.0m
	之间。
	
		 
	与上年同期比较: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
	0.44m
	。石家庄全部、保定中南部,邯郸、邢台、衡水、廊坊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面积约
	1.75
	万
	km2
	,平均下降幅度大于
	0.5m
	,其中保定及石家庄东部、邢台和邯郸局部下降幅度大于
	1.0m
	;邢台、保定、沧州、廊坊局部地下水位上升。其余地区地下水变化较稳定,面积约
	5.50
	万
	km2
	,变幅在
	-0.5
	~
	0.5m
	之间。
	
		 
	(二)深层地下水
	
		 
	1
	、
	2007
	年底深层地下水埋深分布概况
	
		 
	2007
	年底深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衡水
	
		54.50m
	,沧州
	
		57.46m
	,邢台中东部平原
	
		53.63m
	。与上年同期比较:邢台中东部平原下降
	
		0.47m
	,衡水上升
	
		1.19m
	,沧州上升
	
		0.83m
	。
	
		 
	2
	、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概况
	
		 
	冀枣衡漏斗:
	中心位于衡水市的东滏阳。
	 2007
	年底中心埋深
	80.58m
	,较上年同期上升
	3.35m
	;漏斗区边缘
	-40m
	等水位线封闭面积
	694.2km2
	,较上年同期减少
	583.4km2
	。
	
		 
	南宫漏斗:
	为农业开采型漏斗,中心位于南宫市焦旺。
	2007
	年底中心埋深
	85.85m
	,较上年同期下降
	9.44m
	;漏斗边缘
	-40m
	等水位线封闭面积
	773.4km2
	,较上年同期增加
	28.6km2
	。
	
		 
	沧州漏斗:
	 2007
	年底漏斗中心埋深
	95.44m, 
	较上年同期下降
	5.05m,-65m
	等水位线封闭漏斗面积
	751.1km2, 
	较上年同期增加
	10.4km2
	。
	
		 
	四、可供水量预测
	
		 
	(
	一
	) 2008
	年初蓄水和来水情况
	
		 
	2008
	年初省辖大、中型水库蓄水
	24.10
	亿
	m3
	,比
	2007
	年初多蓄
	0.48
	亿
	m3
	。其中岗南、黄壁庄、王快、西大洋四座大型水库蓄水量为
	11.54
	亿
	m3
	,比
	2007
	年初多蓄
	2.03
	亿
	m3
	。海委管辖的潘家口、大黑汀和岳城三座大型水库蓄水量为
	16.07
	亿
	m3
	,比
	2007
	年初蓄水量减少了
	2.80
	亿
	m3
	。
	2008
	年初白洋淀处于干淀水位以下。
	2007
	年
	12
	月山区各主要河道控制站月平均流量以漳河观台站
		
			21.9 m3
		/s
	最大、滦河郭家屯站
		
			8.75 m3
		/s
	居次。南洋河柴沟堡站
		
			0.21 m3
		/s
	为最小。
	
		 
	与上年同期相比,
	2007
	年
	12
	月山区各主要河道控制站月平均流量除冀东沿海水系沙河石佛口站、潮白蓟运河水系的大部分站、大清河水系拒马河紫荆关站、子牙河水系绵河地都站、南运河水系漳河观台站有所减少外,其余水系各河道控制站流量都有所增加。
	
		 
	2007
	年
	12
	月主要水库月平均入库流量以岗南水库
		
			10.9 m3
		/s
	为最大,东武仕水库
		
			10.8 m3
		/s
	次之。与上年同期相比,除冀东沿海水系的石河水库及洋河水库,潮白蓟运河水系的邱庄水库,大清河水系的安各庄水库及王快水库,子牙河水系的岗南水库和东武仕水库入库水量增加外,其余各河水库入库水量都不同程度减少。
	
		 
	(
	二
	) 2008
	年
	1
	~
	6
	月全省可供水量预测
	
		 
	2008
	年
	1
	~
	6
	月全省预测可供水量为
	103.15
	亿
	m3
	。其中,地表水可供水量为
	38.33
	亿
	m3
	,地下水可供水量为
	64.82
	亿
	m3
	。全省十一个设区市中,保定市可供水量最多,为
	17.28
	亿
	m3
	,石家庄市
	15.25
	亿
	m3
	居次,承德市可供水量
	2.83
	亿
	m3
	为最少。
	
		 
	五、需水量预测
	
		 
	2008
	年
	1
	~
	6
	月全省需水量预测值为
	154.43
	亿
	m3
	。其中,农业需水量
	132.86
	亿
	m3
	,工业需水量
	14.62
	亿
	m3
	,生活需水量
	6.95
	亿
	m3
	。
	
		 
	各行政分区中,
	 
	石家庄市需水量
	25.71
	亿
	m3
	为最多,其次唐山市为
	24.21
	亿
	m3
	、保定市为
	22.87
	亿
	m3
	;张家口市
	6.52
	亿
	m3
	为最少。
	
		 
	六、水资源供需分析
	
		 
	2008
	年
	1
	~
	6
	月全省可供水量较少,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尖锐,全省缺水状况十分严重,水资源供需比仅为
	0.67,
	缺水量
	51.28
	亿
	m3
	。十一个设区市供水均少于需水,其中以唐山市缺水
	10.77
	亿
	m3
	为最多,石家庄市缺水
	10.46
	亿
	m3
	居次。若仍以超采浅层或深层地下水满足
	2008
	年
	1
	~
	6
	月需水,必将导致平原区特别是中东部平原区的地下水位继续下降甚至显著下降。
	
		 
	按设区市水资源供需比分析,秦皇岛、邯郸、邢台、张家口四市为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区
	, 
	其余七市属缺水区。缺水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63.1
	%。承德、沧州、衡水、唐山四市水资源供需比分别为
	0.34
	、
	0.39
	、
	0.54
	、
	0.56,
	缺水量分别为
	5.51
	亿
	m3
	、
	6.85
	亿
	m3
	、
	5.71
	亿
	m3
	、
	10.77
	亿
	m3,
	缺水程度最为严重。石家庄、廊坊、保定三市水资源供需比为
	0.59
	、
	0.63
	、
	0.76
	,缺水量分别为
	10.46
	亿
	m3
	、
	2.77
	亿
	m3
	、
	5.59
	亿
	m3
	,水资源供需矛盾也较为突出。
	
		 
	七、重要水事记录
	
		 
	2007
	年河北省年降水量仍然偏少,但降水时空分布较为适宜,既无大旱也无大涝。汛期全省以局部降雨为主,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较少,仅部分河系出现中小洪水。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水旱灾害
	
		 
	全省因局部暴雨洪水受灾面积
	88.2
	千公顷,成灾面积
	47.3
	千公顷,
	绝收面积
	13.
		3
			
				千公顷
		,粮食减产14.4
	万
	t
	,死亡大牲畜
	23
	头,水产养殖损失
	40
	吨,毁坏公路
	311km
	,损坏堤防
	71
	处,共计
	156km
	,损坏灌溉设施
	65
	处、塘坝
	1
	座、机电井
	53
	眼。受灾人口
	101.5
	万人,因灾死亡
	3
	人,倒塌房屋
	254
	间,直接经济损失
	4.26
	亿元。
	
		 
	因干旱绝收
	258
	千公顷,粮食减产
	244
	万
	t
	。全省有
	 53 
	万人、
	8.8
	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季节性饮水困难,主要集中在坝上地区、燕山山区、太行山区和黑龙港地区。
	
		 
	(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
	
		 
	1. 
	规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
	
		1
		月
		16
		日
	,省水利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各设区市、扩权县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严格按照水资源论证制度,对论证通不过或没有进行水资源论证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取水许可。资质单位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保证了论证报告质量。评审专家认真学习水资源有关的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进一步提高了职业素质和评审水平。
	
		 
	2. 
	建立健全了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体系。
	
		4
		月
		27
		日
	,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下达
	2007
	-
	2010
	年度河北省水资源费(含基金)标准和基金征收任务的通知》(冀政函[
	2007
	]
	49
	号),确认并提高了部分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了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把基金征收标准纳入到了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中。
	
		 
	3.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年度验收。
	4
	月
	16
	~
	20
	日,省水利厅、财政厅分别对元氏县、成安县、桃城区和廊坊市
	2006
	年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试点建设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实施了节水体制与机制改革,开展了先期示范区建设。通过明晰水权、强化计量、建设节水激励机制、改革管水体制等措施,实现了节水与用水户利益挂钩,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全省同类区域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4.
	《石家庄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划》通过审查。
	
		5
		月
		25
		日
	,水利部组织专家对《石家庄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划》成果进行了评审,该《规划》顺利通过了审查。
	
		 
	5.
	开展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编制工作。
	
		4
		月
		20
		日
	,省水利厅印发了《关于编制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的通知》。各设区市、扩权县按要求开展了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编制工作。
	
		 
	6.
	部署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限制排污总量编制工作。
	
		5
		月
		27
		日
	,省水利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工作的通知》,编制了全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技术细则,各设区市、扩权县、厅直有关单位按要求完成了任务。
	
		 
	7. 
	召开南水北调基金征收工作会议。
	6
	月
	28
	~
	29
	日,省水利厅组织召开了全省南水北调基金征收工作会议。要求各设区市尤其是北部四市尽快研究制定落实基金征收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强取用水计量设施的安装,全力保障基金征收任务的顺利完成。会议还对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及核定水域纳污能力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8. 
	制定了取水许可证编码规则。
	
		9
		月
		29
		日
	,省水利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取水许可证编码规则的通知》,制定了河北省取水许可证编码规则,要求各市及扩权县遵照执行,各设区市及扩权县按要求陆续开展了此项工作。
	
		 
	9.
	公布了第二批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10
		月
		11
		日
	,省水利厅以冀水资[
	2007
	]
	87
	号文公布了第二批
	7
	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10.
	完成了向北京市集中输水任务。由于
	2007
	年永定河、潮白河流域降水量较枯,北京市水源地官厅、密云两水库的入库水量偏少。为缓解北京市工农业、居民生活用水困难,
	10
	~
	11
	月,河北省从壶流河水库、云州水库分别向官厅、密云两水库补水。本次补水河北省共向北京市供水
	0.22
	亿
	m3
	。
	
		 
	八、建
	 
	议
	
		 
	2008
	年
	 1
	~
	6
	月全省缺水量较多,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因此,建议在
	2008
	年上半年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在大力推行取水许可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依法保护水资源,逐步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社会风尚。
	
		 
	2
	.加大水资源和水环境监测力度,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优效用。
	
		 
	3. 
	进一步推广节约用水技术,尤其要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措施。在工业、生活、农业三个用水户中,农业用水占
	70%
	左右,节水潜力大,是节水工作的重点。
	
		 
	4. 2008
	年上半年全省山区河流来水量较少,部分山区人畜饮用水将发生严重困难。另外,平原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地下水位将持续下降,各项用水都将发生困难。因此应尽早采取措施
	, 
	安排用水要一保生活,二保工业,三保高效农业。
	
		 
	5. 
	平原区农业灌溉引用河道闸前蓄存的污水时,应注意其水质是否符合灌溉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