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水资源供需分析
	
		 
	2009
	年
	1
	~
	6
	月全省可供水量较少,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尖锐,全省缺水状况十分严重,水资源供需比仅为
	0.69,
	缺水量
	47.36
	亿
	m3
	。十一个设区市供水均少于需水,其中以石家庄市缺水
	10.07
	亿
	m3
	为最多,唐山市缺水
	7.77
	亿
	m3
	居次。若仍以超采浅层或深层地下水满足
	2009
	年
	1
	~
	6
	月需水,必将导致平原区特别是中东部平原区的地下水位继续下降甚至显著下降。
	
		 
	按设区市水资源供需比分析,保定、秦皇岛二市为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区
	, 
	其余九市属缺水区。缺水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84.1
	%。承德、沧州、衡水、石家庄四市水资源供需比分别为
	0.48
	、
	0.52
	、
	0.56
	、
	0.61,
	缺水量分别为
	4.30
	亿
	m3
	、
	5.43
	亿
	m3
	、
	5.40
	亿
	m3
	、
	10.07
	亿
	m3,
	缺水程度最为严重。廊坊、邯郸、唐山、邢台、张家口五市水资源供需比为
	0.65
	、
	0.68
	、
	0.68
	、
	0.71
	、
	0.79
	,缺水量分别为
	2.61
	亿
	m3
	、
	5.02
	亿
	m3
	、
	7.77
	亿
	m3
	、
	3.81
	亿
	m3
	、
	1.38
	亿
	m3,
	水资源供需矛盾也较为突出。
	
		 
	河北省行政分区水资源供需分析成果见附表
	8
	。
	
		 
	八、
	 
	重要水事记录
	
		 
	2008
	年河北省年降水为平水偏丰,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旱和秋冬旱较为严重。汛期全省以局部暴雨为主,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较少,仅部分河流出现中小洪水。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水旱灾害
	
		 
	1. 
	旱情
	
		 
	据统计,河北省春季全省最大受旱面积
	3333
	千公顷,受灾面积
	361
	千公顷,绝收
	47
	千公顷。全省有
	54.6
	万人、
	8.8
	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季节性饮水困难,其中
	19
	万人需要出村拉水维持生计,主要集中在坝上地区、燕山山区、太行山区和黑龙港地区。冬季全省最大受旱面积
	1200
	千公顷,其中冬小麦受旱面积近
	533
	千公顷。
	
		 
	2. 
	洪涝灾情
	
		 
	2008
	年河北省汛期雨水情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降雨量较多,但强度较小;二是水库蓄水量多,洪水资源利用充分;三是受灾程度较轻,范围小
	,
	伤亡人口少。
	
		 
	汛期局部暴雨共造成河北省
	36
	个县、
	211
	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40
	千公顷,成灾面积
	29
	千公顷,绝收面积
	6.
		8
			
				千公顷
		,受灾人口54
	万人,部分水利工程受损,一些公路受淹,房屋进水,因灾死亡
	14
	人,转移
	2500
	多人,冲毁路基
	259km
	,损坏输电线路
	31km
	,损坏小型水库
	4
	座,损坏提防
	41km
	,损坏机电井
	585
	眼,直接经济损失
	4.93
	亿元,其中水利工程直接经济损失
	3500
	万元。
	
		 
	(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
	
		 
	1. 
	海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立。
	
		6
		月
		25
		日
	,海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立暨海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市召开。海河防总总指挥、河北省省长胡春华、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为海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揭牌。海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由河北省省长担任总指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六省(直辖市)主管副省长(副市长)和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担任副总指挥,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担任常务副总指挥,以上六省(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厅长(局长)、北京军区作战部副部长和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管副主任为成员。海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2. 
	各市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报告全部通过河北省水利厅审查。全省各市均编制完成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报告,并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审查,其中已经有
	9
	个设区市向环保部门提出了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并报告了当地政府和省水利厅。
	 
			 
	3.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年度验收。省水利厅、财政厅分别与石家庄、邯郸、衡水、廊坊市人民政府组成检查组,对廊坊市、石家庄市两个国家级试点和元氏县、成安县、桃城区
	3
	个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试点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对各试点建设情况、经验总结和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4. 
	邢台市被水利部列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
	
		4
		月
		28
		日
	,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同意在邢台市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的批复》,将邢台市列为水利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
	
		 
	5. 
	召开了全省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学习观摩交流会。
	5
	月
	18
	~
	22
	日,召开了全省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学习观摩交流会,会议邀请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田玉龙副主任进行了授课。会议强调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大意义,介绍了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主要任务和有效方法,汇报了第一批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元氏县、成安县、桃城区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情况,观摩了这三个试点县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情况,并对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
	
		 
	6. 
	开展了全省饮用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
	
		5
		月
		27
		日
	,我厅召开了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全省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目标、监测参数、组织形式,对设备的招标、采购、安装和试运行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到
	2008
	年底,有建设任务的
	7
	个设区市中,沧州、衡水、保定、石家庄、唐山、邯郸等
	6
	个设区市已完成系统安装任务,秦皇岛市也在积极筹备过程中。
	
		 
	7. 
	出台了《唐山市节约用水条例》。
	
		5
		月
		16
		日
	,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批准《唐山市节约用水条例》,并于
	
		2008
		年
		8
		月
		1
		日
	起施行。
	
		 
	8
	.邯郸市和衡水桃城区被水利部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10
		月
		8
		日
	,水利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其中我省邯郸市和衡水桃城区此次被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9. 
	完成节水灌溉与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任务目标。
	2008
	年,全省共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222
	万亩
	,
	解决
	212
	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
	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
	
		 
	10
	.完成向北京集中输水任务。(
	1
	)从
	
		9
		月
		29
		日
	开始,分别由赤城县云州水库向北京白河堡水库输水
	2520
	万
	m3
	,蔚县壶流河水库向官厅水库输水
	501
	万
	m3
	。历时一个月,共向北京输水
	3021
	万
	m3
	。(
	2
	)从
	
		9
		月
		18
		日
	开始,分别由岗南、黄壁庄、王快水库各向北京供水
	
		1
		亿
		m3
	,截至
	
		12
		月
		31
		日
	,北京受水
	1.1972
	亿
	m3
	。目前,输水工作仍在持续过程中。
	
		 
	11
	.完成引黄补淀工作。自
	
		2008
		年
		1
		月
		25
		日
	10
	时黄河位山闸提闸放水开始,至
	
		2008
		年
		6
		月
		20
		日
	16
	时白洋淀
	12
	孔闸关闭结束,历时
	148
	天,进入河北省境内水量(以冀鲁界刘口计)
	4.85
	亿
	m3
	,入淀水量
	1.5765
	亿
	m3
	,圆满完成了引黄补淀的既定任务。在引黄补淀的同时,还相机完成衡水湖、大浪淀水库及南宫群英湖补水。引黄补淀从位山提闸至白洋淀
	12
	孔闸关闭共计
	148
	天,淀水位从
	2
	月份的
	
		6.2m
	抬升至
	
		7.41m
	,抬高了
	
		121cm
	,水面面积将从
		
			45km
			2
	增加到
		
			140km
			2
	,白洋淀十方院水质变为Ⅲ类水,淀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白洋淀的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对于保护白洋淀的物种多样性、改善华北地区的小气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淀区
	23
	余万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条件。
	
		 
	九、建
	 
	议
	
		 
	2009
	年
	 1
	~
	6
	月全省缺水量较多,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因此,建议在
	2009
	年上半年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在大力推行取水许可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依法保护水资源,逐步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社会风尚。
	
		 
	2
	.加大水资源和水环境监测力度,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优效用。
	
		 
	3. 
	进一步推广节约用水技术,尤其要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措施。在工业、生活、农业三个用水户中,农业用水占
	70%
	左右,节水潜力大,是节水工作的重点。
	
		 
	4. 2009
	年上半年全省山区河流来水量较少,部分山区人畜饮用水将发生严重困难。另外,平原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地下水位将持续下降,各项用水都将发生困难。因此应尽早采取措施
	, 
	按照一保生活,二保工业,三保高效农业的次序合理安排用水。
	
		 
	5. 
	平原区农业灌溉引用河道闸前蓄存的污水时,应注意其水质是否符合灌溉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