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
		年石家庄市平均降水量 
			423.3 毫米,比去年
			 (561.7毫米
			 )偏少
			24.5%,比多年平均(
			 538.3 毫米)偏少
			21.2%,属偏枯水年份。 
			
				 
		1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
			 
				 
		2010
		年石家庄市降水量地区分布变化较大,呈西北向东南递减趋势,西北部山区降雨较大,西南部山区和东南部平原降水量较小。多雨区的降水量大都在
			500至 
			700毫米之间。从年降水量等值线图上可以看出,受汛期局部暴雨的影响,超过 
			700毫米的高值区有
			 2个:一是位于营里河上游的神堂关一带,中心最大年降水量神堂关站
			 745.5毫米;二是位于磁河横山岭水库上游的漫山一带,中心最大年降水量漫山站
			 710.6毫米。降水量超过
			600毫米的高值区有 
			2个:分别分布在郜河上游的上连庄一带和险隘河的王岸水文站。低值区的降水量在 
			280至 
			400毫米之间,位于石家庄西南部山区和东南部平原。
			2010年最大点降水量出现在营里河上游的神堂关站,为 
			745.5毫米,次高值出现在磁河横山岭水库上游的漫山站,为
			710.6毫米;年最小点降水量出现在元氏县城关站,为
			280.6毫米。
			 
				 
	  按行政区分布来看,各县
			 (市
			 )年降水量在
			299.0至
			510
				.2 
					
						毫米
				之间。
					平山
						县最大为 
			
				510.2 毫米 ,比全市均值偏多
			20.2%,比本县多年平均值偏少
			16.7%, 属偏枯年份;赵县最小为
			
				299.0毫米,比全市平均值偏少
			29.5%,比本县多年平均值偏少
			37.3%,属枯水年份。
			 
				 
	从地形划分来看,山区年降水量
			
				471.0毫米;平原
			
				373.6毫米。按流域划分,大清河南支山区年降水量
			
				526.1毫米;滹沱河山区
			
				472.9毫米;滏阳河山区
			
				395.1毫米;淀西清南平原
			
				407.8毫米;滹滏区间平原
			
				369.9毫米;滏西平原
			
				346.6毫米。与去年比较,各流域均偏小。滏西平原、滏阳河山区、滹滏区间平原偏小最多,分别偏小
			38.1%、
			34.2%和
			31.5%,其他各流域分区偏小幅度在 
			8.9%至 
			19.2%之间。与多年均值比较,各流域分区均偏小,滏阳河山区偏小
			33.1%,滏西平原偏小
			,32.9%,其他各流域分区分别偏小
			11.0%至
			21.8%不等。
			 
				 
		2
		、降水量的时程分配
			 
				 
		  
		
			  2010
		年石家庄市降水量呈现年内分配不均匀的特点。据统计,汛期(
			 6~
			9月)降水量为
			
				346.3毫米 ,占年降水量的
			 81.6%,比去年同期偏少
			19.7%,比常年同期偏少
			16.3%。汛前(
			1~
			5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
			
				62.7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
			10.3%,比常年同期偏少
			20.6%。从逐月降水量分布看,
			6月份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
			40.1%,
			7月份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
			60.2%,
			8月份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
			13.7%,
			9月份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
			49.1%。汛后(
			10~
			1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
			
				15.3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
			74.8%,比常年同期偏少
			66.6%。
			
				 
	     (审稿:刘根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