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环境基金(
			GEF)赠款资助的“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旨在提高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综合管理水平,减轻流域水污染状况,从而改善渤海的水环境质量。其中“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
			IWEMP)”是
			GEF 海河项目的核心,其目标是:在充分研究现状水资源和水环境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改革水管理体制入手,加强水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同时引入
			ET(蒸腾蒸发)管理的理念,以知识管理开发和遥感监测
			ET作为技术支撑,通过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改善生态环境,使地下水超采速度有较大幅度的减缓,地表水体较现状有明显改观,实现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的一体化。其间蕴含的一些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既是在水资源管理上的创新,又是对我国传统水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改革。
			
				 
			1
			管理机制的创新
				
					 
		1. 1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合作机制
			
				 
	世界银行的理念指出: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是一系列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同步进行的活动。“自上而下”的活动包括建立法律、政策、规章制度、标准以及水资源分配等。“自下而上”的活动包括在县级(以及乡镇、村以及个体用水者)进行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规划和实施,包括水权、打井许可管理和强制执法、污染排放控制、产业结构调整、“真实”节水措施、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等。
			
				 
		1.2
		横向和纵向的结合
			
				 
	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即建立多部门、多层次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世界银行在本项目下强调,
			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的关键是需要最大程度地横向与纵向的结合。横向结合是指跨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即水利、环保、农业、城建等有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共同推进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纵向结合包括在中央级和海河流域直接联系以及持续互动。
			
				 
			2
			引入前沿技术
				
					 
		2.1
		引入遥感监测
			E T 技术并应用于水资源管理
			
				 
		ET 
		是水资源最主要的消耗量。我国开展
			ET 监测并应用于农业生产,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受监测方法和手段的制约,
			 ET 监测主要用于灌溉用水的管理中,指导灌区灌溉制度和配水方案的设计。本项目中,世界银行以全新的视角,推荐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
			ET ,提出实施流域和区域的
			ET管理。
			
				 
		2.2
		知识管理
			(KM) 的开发应用
			
				 
	知识管理
			(KM) 系统的开发应用是
			GEF 海河项目的核心内容之一。实施知识管理
			( KM) 的开发,充分利用
			3S( GIS/GPS/ RS) 技术,建立
			KM 系统,形成一个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共享中心,主要包括数据整理与传输、基础平台、数据库、业务管理系统、系统开发标准与规范、系统安全体系、人员培训与运行维护等。
			
				 
		KM
		系统的开发应用,将实现水利、环保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取水许可和排污许可的综合管理,为流域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
			
				 
		2.3 SWAT 
		模型的开发应用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模型是以
			GIS为基础的一个水平衡模型,是一个开放式的典型分布式水文模型。
			SWAT 模型不仅是进行现代水资源规划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也是一个进行水资源管理的有效工具。当一个特定的流域或区域
			SWAT 模型建立之后,
			 SWAT 模型可以根据输入的气象数据跟踪模拟水循环的过程,以指导我们进行水量的分配与使用,以及水环境的变化情况。
			
				 
	在
			GEF 海河项目中引进
			SWAT 模型作为流域与区域水平衡分析和
			ET 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所开展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不同方案进行情景分析的基础上,利用
			SWAT 模型进行不同规划方案的比较、分析,以提高规划成果的科技水平。
			
				 
			3 
			 采用新方法
				
					 
		3. 1 
		 水资源的供耗分析
			
				 
	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中一直沿用供需平衡的方法,即分别计算水资源的可供水量和国民经济发展各行业未来的需水量,然后将二者进行比较。当可供水满足不了需水要求时,再通过“开源节流”来满足“供需平衡”,其间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寻找水源和兴建节水工程。
			
				 
		3. 2 
		 基于
			ET 的水权管理
			
				 
	在
			GEF 海河项目中,结合“真实节水”的理念,世界银行提出的是一种新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即基于
			ET的水权管理,指出水权应该包括“取水、耗水、排水”三要素。
			
				 
	水权管理的“三要素”,对于水权体系的管理和水市场的运行是十分重要的。目前
			GEF 海河项目有关专题已经对基于
			ET的水权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特别是馆陶县和成安县作为县级水权管理和打井示范许可的示范县,通过确定和分配目标
			ET ,推行
			ET 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4
		结语
			
				 
		GEF 
		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中所突出的这些新思路,已在河北省部分县市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据监测,通过
			E T 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即通过取水许可控制总量、通过水权制度管理用水定额,各应用县市地下水位回复明显。因此,总结
			GEF 海河项目的有关成果和经验,通过拓展试点,最终在全海河流域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动以
			ET为中心的流域与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对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遏制地下水的进一步超采,改善生态环境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
			
				 
	审稿
			:本站
			
				  |